欧美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信新闻 / 内容

今日中信

我国首个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在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揭牌成立

2019-12-30 18:08:00

12月24日,由中信大锰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联合建立的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在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中信大锰董事长郭爱民和天津淡化所所长李琳梅共同为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揭牌。天津淡化所副所长张雨山、公司副总经理刘春明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约。

揭牌仪式01.jpg科技成果转化基地.jpg

联合实验室.jpg

该实验室和成果转化基地,将依托中信大锰在资源和产业链方面和淡化所在科研硬件设施、技术成果、人才资源的优势,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实现尾矿渗滤液、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尾渣洗涤及锰资源回收利用,源头治理金属锰矿渣资源化利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实验室和基地的建立,将为提高我国锰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降低过程能耗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公司技术升级和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天津淡化所所长李琳梅表示,此次与中信大锰合作,是双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此次合作将淡化所在海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锰矿废水、废渣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是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有益尝试。该实验室将力争在几年内成为国内一流的锰矿废弃物减量化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的绿色矿山示范基地。

作为拥有全球最丰富锰系产品线和最长锰产业链的锰业专业企业,中信大锰将通过合作获得节能减排、效益提升等多方面的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支撑。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表示,以大新锰矿分公司高纯硫酸锰产品为例,实验室建成后,每年可从锰矿废水中回收氢氧化锰、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无机盐产品8000余吨,降低能耗30%以上,年节电115万度。可实现锰矿废渣无害化处理和硫酸钙、硫酸镁、氢氧化铁等资源化利用,废渣年排放量可减少15-21万吨。产品中钙镁杂质去除率达97.5%,一年可节约蒸汽1.2万吨,品质提升后的高纯硫酸锰售价将提高1倍,预计年产值翻一番,达到6000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要求传统矿业企业要积极探索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色矿山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生产体系已成为必经之路。

该成果实现后可在全国锰矿行业进行推广,届时,我国每年将可以减排金属锰废渣195-270万吨、节电1000万度、节约蒸汽12万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返回

相关资讯

多项ESG获奖!中信集团可持续发展实践亮点纷呈

2024-12-31

点击了解更多

南京钢铁参加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24-12-31

点击了解更多

西澳州主流媒体报道中信澳矿ESG实践成果

2024-12-31

点击了解更多

奚国华出席“信未来 信养老——2024未来大会”并见证中信养老金融品牌发布

2024-12-19

点击了解更多

中信集团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4-12-14

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