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是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社会责任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时值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香港各大媒体陆续围绕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推出系列报道进行预热升温。《大公报》和紫荆网近日先后刊发常振明董事长署名文章,向两地各界展现了中信在香港多年发展历程与巨大成就。
6月26日,《大公报》头版刊发文章《习总书记周四莅港视察三天》,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将于6月29日至7月1日赴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当日,《大公报》第13版同时刊发常振明董事长署名文章《为香港繁荣聚力 与美好家园同行》(上篇)。文章指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信集团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香港视作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37年来,中信集团在港业务涉及金融、贸易、航空、基础设施、电讯、地产、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在依托香港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助力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香港平稳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助推器”和支持香港“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6月27日,《大公报》第14版继续刊发文章下篇,指出中信始终致力于作促进香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扎根社区乐于奉献的企业公民,除了积极参与香港基础设施、电讯、卫星、贸易等产业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竞争力之外,还以各种方式回馈香港社会,在提供多样民生保障的同时,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两地融合交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推动香港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紫荆网同时在6月26日刊发系列报道,通过常振明董事长为《紫荆》杂志撰文,介绍了中信集团在香港的发展成就与责任担当,包括中信集团在港业务总资产近5000亿港币,在港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主板3.4%,中信集团首先拿下“一带一路”沿线最大项目,中信集团建设香港最大数据中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信集团不裁员、不减薪等内容。文章将刊登于《紫荆》杂志7月号。
大公网:《为香港繁荣聚力 与美好家园同行》(上篇)
大公网:《为香港繁荣聚力 与美好家园同行》(下篇)
紫荆网:
(中信集团在港业务总资产近5000亿港币)
(中信集团在港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主板3.4%)
(中信集团首先拿下“一带一路”沿线最大项目)
(中信集团建香港最大的数据中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信集团不裁员、不减薪)
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