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是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社会责任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近日,中信集团党委召开了2016年度最后一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应邀作了一场以“信息技术发展与经济转型”为主题的精彩报告。
这已是中信集团在今年十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中第三次组织与“互联网+转型”相关的专题学习。邬贺铨院士详细介绍了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情况,并对这些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和实体企业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
前两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中,集团“互联网+转型”工作小组向与会的集团党委成员、总部职能部门和几十家子公司的党员领导干部阐述了转型战略对总部打造平台型企业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了“互联网+转型”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在主持本次会议时表示,如此高密度的集中学习,是为了促进集团上下深入思考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利用新技术促进供给侧结构型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运营效率。集团总部和金融类、实业类子公司要一起顺应发展趋势,拥抱智能时代,合力推动集团的战略转型。
中信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综合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能源资源、制造、工程承包、地产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今年8月,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互联网+转型”战略,宣布将以互联网的思维和开放共享的理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重构中信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推进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并与子公司和客户共创共建各类生态圈。
常振明董事长曾指出,中信推进“互联网+”转型战略具有独特优势,一是中信可以提供种类丰富的产业和服务,尤其是拥有门类众多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二是金融服务与实业投资并举这一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得中信具有广泛的市场触达和介入能力,包括境外市场的拓展能力。
中信集团实施“互联网+转型”战略短短几月以来,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已先后建立了基础设施云平台、大数据平台两大基础设施,以及企业社交平台和双创平台等两个应用平台,成立了中信云网有限公司,引入了亚信、高伟达、阿里、腾讯、用友等合作伙伴,为集团的互联网+转型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有33家子公司入驻基础设施云平台,企业社交用户近7万。
返回
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