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是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社会责任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7月8日,恰逢上海自贸区成立三周年之际,中信集团联合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上海自贸区业务研讨会暨中信集团上海自贸区协同子平台成立仪式”。此次协同子平台的成立,在全国央企中属于首次尝试。
中信集团业务协同部总经理苏国新表示,作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集团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成立协同子平台,既主动践行国家战略,也是中信集团多元化发展的特色和必要选择。中信集团将整合各类资源,将跨境业务服务和协同“走出去”落到实处。
协同创新 合作共赢
中信打造“中信集团上海自贸区协同子平台”,是利用中信集团的综合优势及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改革先发优势,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为依托,服务中信子公司跨境业务发展需求,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建立以来不断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并完善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据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过志英表示,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基本形成了金融创新的框架体系,并且在逐步完善本外币境外兑换业务,深化人民币外汇管理试点工作,未来将逐步建立一批面向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中信旗下多家子公司开展了境外业务,具有较大的投融资需求,但面临手续繁复,项目重复结售汇交易等问题。为了缩短审批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加速境外项目的推进,作为中信集团上海自贸区协同子平台的主席单位,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将积极利用自贸区的优势,协助其他中信子公司建立全球资金管理体系。他们还可作为“离岸的中资银行”,协助其他中信子公司全球询价,寻找低成本资金,并利用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提供利率、汇率创新多样化选择。协同子平台的建立,有利于中信各家公司降低交易成本,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7家公司先行先试 开启制度创新模式
此次中信集团创设的协同子平台,包括中信旗下7家涉及跨境业务的子公司,涉及金融、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和电信等领域。
会上,7家公司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明确合作基本原则、合作重点及协同子平台的运作方式。中信银行总行批发业务总监兼上海分行胡罡表示,他们将依托上海自贸区协同子平台,与集团内兄弟公司共同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将自贸区的协同合作落到实处,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苏国新表示,这将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下的协同平台。根据7家公司试点情况,更多的子公司会参与协同子平台,此外,还会引入券商或者股权基金,合作共赢,共同推进中信集团的国际化进程。
返回
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