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是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社会责任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2016年6月2日,中信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党校揭牌仪式在京城大厦举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炯,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朱小黄,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蒲坚,总经理助理罗宁等领导出席并揭牌。揭牌仪式由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冯光主持。
仪式上,王炯总经理宣读了《关于成立中信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党校的决定》及相关人员任职,常振明董事长致辞并向首批内部特聘教授代表朱小黄、蒲坚、刘志强、严宁、杨林、王斌、张云亭颁发了聘书。集团股权董事、监事,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代表等共4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常振明董事长在致辞中指出,集团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决定成立中信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党校,这是集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实现基业长青的坚实一步。他表示管理学院和集团党校的职能是创建具有中信特色、适应中信发展的人才培养平台和体系,成为集团战略传递、创新引导、变革升级的发动源头和助推器;成为集团各层级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的训练基地;成为集团经营哲学、管理知识案例沉淀交流共享的平台;成为集团加强党建工作、传承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工具和场地;成为集团协同工作有效的实践者。他强调,中信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党校在建设思路上要把握好以下五方面:一是立足大局,坚持正确导向;二是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立足两地,放眼世界。在立足于大陆和香港两地的基础上,拓展视野,做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四是立足共享,整合资源。各部门、子公司共同支持管理学院和集团党校的工作,各级领导人员要努力成为内部特聘讲师;五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选择优秀合作伙伴,探索向开放型服务型商学院转型。
中信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党校实行合署办公,常振明兼任学院院长和党校校长,邵永生兼任副院长,杨林兼任副校长。
中信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党校的成立,是中信集团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信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智慧和决心。管理学院和集团党校领导表示,将珍惜发展机遇,牢记使命责任,不负重托,努力打造行业典范,助力集团转型升级发展,为中信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返回
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